吃播是否將會成為一場新飲食模式革命?
對於放大感官刺激的渴望,是在這個快步調的社會中,人們試圖「讓時間為自己暫停」的一種追求。
舉例來說, 餐廳裡的氛圍營造、精心設計過的沈浸式用餐體驗等等,都是為了讓人們更投入在「吃」的這段過程。然而,與精緻的手法、花俏的理念毫不相干的「吃播文化」直闖餐桌,卻掀起了全球的歡迎並且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吃播是否將會成為一場新飲食模式革命?
假如餐廳捨棄高檔裝潢與輕音樂,轉而架設專門播放吃播影片的巨型螢幕,能夠提高顧客的食慾同時增加營收和料理滿意度嗎?
是什麼理由讓人類沉迷於「看別人吃東西」?
在大自然的法則裡,生存與生育是生物唯二重要的使命,而藉由進食攝取必須的營養,便是達成這兩件事的關鍵之一。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進食能激發腦內組織胺的分泌而產生幸福感,咀嚼也能提升記憶力,並活化小腦運動元等等,至於「看別人吃東西」則是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產生「共感效應」。
由此可知,喜愛吃播有時並非是一種選擇,反而可說是人類的本能。
比起共享更適合獨自投入的影片?!
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論電影還是節目都是大家一起看更好看,大型球賽的實況轉播也是酒吧常客,其份量地位足以帶來群眾的熱血沸騰和幾十杯衝動消費的啤酒營收,但就唯獨吃播類型的影片給予不了這般群體共鳴。
吃播起源於韓國,由於當地的價值觀對於一個人吃飯的行為時常伴隨側目,許多獨自居住的人們每到用餐時間就只能窩在家中與食物乾瞪眼。這時吃播就成了宣洩寂寞的出口,也因此韓國的吃播節目大多都是在晚餐時間以直播的形式和觀眾進行互動,比起美味的視聽饗宴,對於陪伴的渴望更是吃播影片的賣點。
自此,吃播與夜晚的一人餐桌、睡前嘴饞的宵夜妄想有了強烈的記憶連結,比起在餐廳裏將客人當成一群小白鼠,幻想用吃播大螢幕進行集體貪吃的洗腦,食物帶來的罪惡滿足還是更適合獨享,才能帶來最高品質的快樂。
❑ Follow us IG @uovo_fooddesign
文:A HUI / 圖:BBC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