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物藝術、食物設計、食物造型三者究竟有何不同?

在高雄餐旅大學教課邁入第三年,這次上課同學特別提到「食物藝術」和「食物設計」的不同,剛好一位厲害的台灣朋友也是台灣唯一好萊塢食物造型師 Anna 出了一本書「五星級廚餘」,這本書是Anna分享自已在好萊塢成為一位「食物造型師」(Food Stylist)的心酸史,我想大家應該會好奇食物設計、食物藝術、食物造型三者究竟有什麼不同?


我想除了跟大家分享這本有趣的書之外,也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對三者的看法 。


一般人常把「食物藝術」(Food Art)與現今設計產業界蔚為風潮的「食物設計」(Food Design) 混為一談。「食物藝術」(Food Art ) 是透過巧奪天空的技法、精緻的擺盤、栩栩如生的創意造型與巧思,讓食物料理得美味之外,也讓食物看起來更色香味俱全、更有視覺魅力。




外國一位女士醉心食物藝術,從本來只愛為一碟食物擺得精美,到將各種菜式化身成野生動物、植物,甚至是城市、卡通人物的模樣,更標榜食譜簡易兼美味。



而「食物設計」則是呈現食物背後的設計思考與創新方法,現場吃到的不只是一道道佳肴,而是透過食物模型、色彩計畫、餐具食器、實驗器等方式與符碼來演繹創意概念發展的過程,當中背後也可能包含著烹飪知識、美食學、設計與在地文化的結合與推廣,目的是為改善 、解決問題亦傳遞對生活、對議題的反思。


圖: 2019年倫敦馬拉松賽事現場,參賽跑者在中繼休息店拿到的不是瓶裝水,而是一顆透明「水球膠囊」的畫面。這是可以「吃」的水,跑者一口吞下,不留任何塑膠瓶垃圾,此舉讓倫敦馬拉松賽事減少了20萬個塑膠瓶的使用。

圖:「碰碰碰_餐桌上的小行星」,是由9顆透明行星裝載不同風味、顏色的琥珀糖,象徵海洋、陽光、空氣、水、花、森林、土壤、石油及生物多樣性等地球資源。

民眾可自由取食星球裡不同口味的琥珀糖,隨著糖果的數量遞減,會隱約看到每一顆星球上,想要告訴你的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皆做為人類對地球9大資源的侵略與蠶食的省思…

圖: 一般可能很難想到模具或工具的設計與製作也會是食物設計的一環。古蹟燒 Burn Down Cake 是以傳統點心─雞蛋糕為基礎,並且融入台灣傳統建築元素與社會改革精神,讓小吃成為古蹟與民眾對話的媒介,傳達緬懷古蹟曾經的美好。


最後關於「食物造型」( Food Style),影劇中不乏許多食物造型的需求,但過去因為食物較偏配角功能,只是輔助劇本、幫助演員入戲的工具,除非有特寫鏡頭,不然通常不比廣告、平面攝影來的講究。但也因為演員必須隨劇情吃下肚的考量,食物造型師和食物設計師相同之處是需通曉一些廚藝和營養學。




以上三者不同概念的延申下,簡單來說食物藝術家 ( Food Artist) 側重在探討食物創作的藝術可能性,食物設計師的目的較著重在如何解決問題、創造需求,而食物造型師的任務是讓食物拍得漂亮、但也吃得出美味。


當然,如果你好奇對食物造型師的工作,推薦你看「五星級廚餘」這本書哦 !








1,913 次查看

コメント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