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一代設計展,看見食物設計的火花與想像

飲食系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所以食物設計師應著手瞭解更多包含生產層面的問題、生態環境議題、無形的文化議題,以及食物文化意義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展現。適逢今年有機會前往世貿新一代設計展,便在這次的展覽中看見食物設計在這些面向激盪的火花以及運用食物設計展現對未來食物的想像。以下介紹幾個有趣的食物設計創作,讓大家瞭解食物設計,不只是具有一定 經濟能力或設計背景的人才能討論、享有的事情,它應該更加民主、開放,和每個不同領域、產業的人有對話交流的機會。

一、極圈

我們的家,快要消失了! 近年來,全球生態保護、永續發展意識不斷高漲。同樣身為地球的一份子,創作者希望用簡單的方式-「喝茶」,以淺顯易懂的食設計,在浮冰造型的外盒裡裝有冰山製冰盒和北極熊茶包,茶包分為三種口味,分別是蝶豆花、洛神花和檸檬,無須添加色素即可享有天然的鮮艷顏色。每一種口味各自代表北極圈的一個時期,希望透過食的設計,喚起大家對北極圈的關注。

以花茶天然的顏色,述說北極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並以食品化學方程式,詮釋北極圈每天發生的事,讓消費者在享茶之餘,更認識極圈生態。更有趣的是,還能以泡茶組合呈現北極圈的各種時期的狀態,蝶豆花茶能泡出天然的藍色,且遇到酸性物質會轉為紫紅色。利用這個原理,創作者以蝶豆花茶比喻海洋,再配上冰山形狀的冰塊,上面是一隻裝有檸檬碎屑的北極熊茶包。當冰山(冰塊)融化後,北極熊沉入海裡後,海轉為紫紅色。藉以象徵全球暖化、冰山融化,北極熊墜海死亡的過程。

純淨的極圈以藍色的碟豆花象徵未受污染的海洋,北極熊自在地在水裡悠游

變化中的極圈-以黃色的檸檬茶象徵對人類舉黃牌警告,提醒著北極生態圈已開始轉變。

受傷的極圈 以紅色的洛神花茶象徵極圈生態危急,北極熊互相殘殺死亡,血染海洋

創作者-

國立臺南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劉小溪 / 小溪大海臉書 Facebook

二、食態

地球人口爆炸,但可耕作土地有限,大家都憂心未來沒東西可吃,雲科大幾位曾聽過我講課的學生,以結合食物設計的概念創作將昆蟲轉化成大人小孩都能接受的健康綠色食品-蟲蟲餅乾。

鹽烤過的麵包蟲點綴在,甜甜脆脆卡茲卡茲的杏仁瓦片 是你一定沒吃過的全新口味 !

他們也規劃出完整的飼養模組,以及能在一般家庭使用的食物膠囊、食物列印機,將蟲蟲製作成原料,再「列印」出食品,做為未來50年後可以出現的綠色飲食。食物短缺將是人類生存的一大危機,如何吃才可以救地球,成為此創作需要解決重大的議題

創作者-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陳秉辰與王旻晨 / Facebook

三、Transfork

2050年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演變,會不會有一天某些食材或食譜就消失再也無法享用,或在你眼前出現的食物不會真實存在,但你仍然可以一口吃下它的味道?回憶那個懷念的味道?

一款附加於餐具上的嗅覺回饋裝置,搭配頭戴式顯示器來轉換或擴增味覺的體驗,並改變大腦對於口中食物的認知,即使餐桌上沒有出現真正的草莓,但透過AR技術,幫助你再次感受草莓的香氣與口感 。

創作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周采儀、林映里、廖佑誠、黃郁晴

四、Under 1.0

Under 1.0是這次展中讓我特別驚艷的創作,以「瀕危動物」與「視力表」結合的海報設計,藉由「視力表越小越看不見」的概念來表達動物的瀕危。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動物編入了9種保護級別,其中6種為基本級別(以下) 無危(LC) 近危(NT) 易危(VU) 瀕危(EN) 極危(CR) 絕滅(EX)。

愈瀕危的動物在視力表上呈現得愈小「小到我們幾乎快要看不見,也代表那個動物正在消失甚至絕種」 視力表及上面的C字大小均依照國際標準視力表尺寸1:1等比去繪製(手繪),沒有透過電腦去做任何放大及縮小的動作,C字則都是動物所構成的字型圖像「每個C都是不同的動物」(一張視力表有69個C=69種不同的動物)

視力表共12張,每一張代表不同國家,彙集了800多種物種,國家包括台灣、日本、印度、中國、馬來西亞、澳洲、美國、巴西、墨西哥、南非、肯亞、馬達加斯加,視力表以不同的插畫繪製手法來呈現各國家風格及特色元素,例如日本採用浮世繪手法、美國的美式漫畫等等,另外,創作者是以比較圖像式的插畫去呈現動物樣貌,每個動物C下方均有動物的名字,設計師希望透過此創作讓大家更認識動物及對動保意識的關心。

創作者: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萬向欣 / Facebook

以上的作品,是不是讓你對食物設計又有更多的想像與認識了呢? 下半年還會有更多精彩有趣的創作,敬請期待 !

884 次查看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